今年的重磅會議上,綠色低碳話題的熱度依然不減,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就“雙碳”提出了多項具體任務。在“雙碳”目標下,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高端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工機械(5.170, 0.00, 0.00%)(000425)科技質量部部長閆麗娟表示,加強綠色低碳工程裝備供給,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今年初,圍繞國家“雙碳”戰略,徐工發布《徐工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規劃綱要》,明確了實現“雙碳”目標的短期、中期以及長期目標。預計在2035年,徐工將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占用電總量比達到50%、新能源產品滲透率力爭超過35%、挖掘機和起重機等主要產品碳足跡較2020年水平減少32%。按照《綱要》要求,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正以新基地為支撐,從綠色基地、綠色產品、綠色建設等方面發力,致力于成長為環保、低碳、循環的綠色發展先行軍。
抓產業機遇 培育綠色發展新優勢
推動綠色發展是長遠之策。徐工基礎智能制造新基地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到一切工作之中,這必將形成科技創新引領綠色崛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圍繞五大產品板塊,徐工基礎工程機械堅持“正向創新技術,逆向開發產品”,搭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提高綠色技術供給能力;密切追蹤行業綠色關鍵技術發展動向,加快水平定向鉆機電控化、旋挖鉆機能量回收等節能環保、資源集約利用關鍵技術研發;加快推動數字化與產品產線深度融合,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同盟軍共同減排,在成本、設計、加工、包裝、運輸、回收等方面共建全價值鏈節能減排行動。
公司搶抓清潔能源產業機遇,鉆采機械板塊進一步向縱深挺進,向高端進軍,提升對地熱、煤層氣、頁巖氣等清潔能源的開采效率。礦隧機械進一步智能升級,為我國現有的煤炭保供規模提供綠色工程裝備,降碳的同時為保我國能源安全做貢獻。
升級再制造模式 存量市場綠色化
再制造模式升級整體硬件布局以柔性為主,少剛性投入,便于各板塊功能根據需求靈活調整。針對煤礦掘進機產品再制造市場資源短缺的現狀,徐工重點規劃、重點布局,滿足掘進機智能化改造、大客戶再制造合作需求。
再制造核心功能具備產品升級換代、智能化提升、功能改造等能力,突破傳統再制造模式,不再滿足于整修,通過對存量機型進行最新綠色技術改造、升級,使其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賦能存量市場價值升級,煥發新活力;具備關鍵結構件、核心零部件自主再制造能力,掌握核心技術,為產品可靠性提升提供支撐;開展增材制造、測量、無損拆解、高效裝配、綠色清洗等技術研究,提升再制造附加值。
踐行綠色生產方式,建設“低碳工廠”
在新基地建設過程中,徐工將揚塵噪音監測系統與智慧工地噴霧降塵關聯使用,實現多方降塵,節約增效。建成后,廠區將采用光伏發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萬噸。
此外,公司發揮徐州賈汪區地熱儲能豐富優勢,利用地源熱泵技術實現地熱交換,讓地熱資源作為空調機組的制冷制熱的冷熱源,既綠色環保也能實現有效降本,預計僅科技樓取暖制冷年運行費用將節省60萬元。并采用世界首創旋挖鉆機綜合測試試驗臺電能饋網技術和防爆發動機試驗臺電能饋網技術,針對產品調試過程中產生的能量進行綜合回收利用。據徐工介紹,經過詳細測算,每臺旋挖鉆機使用試驗臺調試過程中可發電200度供廠區使用,為打造“低碳工廠”提供支撐。
推動基地生態融合 打造宜居宜業綠色新城
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單獨成篇,分量之重可見一斑。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智能制造新基地以綠色為底色,擬建設成綠色生態、優美和諧、宜居宜業的“綠色之城”,讓新基地建設能耗最低、生態最優、環境最美,向著建設生態、綠色宜居宜業的地下裝備新城前進。
制造業“綠色化浪潮”正風起云涌,徐工基礎工程機械以新基地建設為依托,推進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綠色施工等關鍵技術攻關,形成“獨有、獨到、獨占、獨創、獨行天下“五獨俱全”的核心技術,致力于成為行業綠色發展先行軍,為“綠色徐工,讓世界更低碳”的“雙碳”愿景作出新的貢獻。
(本篇文章摘自網絡)